学生开餐馆修学分引争议
[img]http://images.dayoo.com/life/attachement/jpg/site1/20081223/001372af604d0aba9b1c02.jpg[/img]几个合伙人正将“创业园美食居”的灯箱招牌抬到餐厅门口。
“一份叉烧饭,好,很快就送到……”在城市学院小西门外,大三学生小余等四人合股开起了一家快餐店“创业园美食居”,而这也将为他们修得“创业实践”的4个学分。原来,小余本学期转入了学院新开设的“创业管理班”,创业实践被纳入教学课堂,本学期有4个学分须通过“创业实践”活动获得。
在校学生“经商”已经不是新鲜事,然而“开餐馆修学分”却招来议论纷纷,支持者认为此举能够让在校生提前适应社会竞争,同时在紧张的就业形势下在创业方向开辟出更宽阔的道路;但也有人就此提出了质疑:开餐馆也可以修学分,是否会误导学生将主要精力转向经商?甚至有人直指这是“不务正业”。
[b]“创业实践”修学分[/b]
[b] 学生想点子经营[/b]
12月11日,一家坐落在城市学院小西门外名为“创业园美食居”的小餐馆开业了,此时,城市学院管理系“创业管理班”创业实践小组的实践活动从进行自行车、饮水机等商品的推销、售卖,走向了“合股经营”,“创业实践”继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。
“创业管理班”是城市学院管理系本学期设立的,由大三学生自愿报名组成。据该班班主任吴春庚介绍,全班17名学生共分成了4个“创业实践小组”,他们各出奇招来修得这“创业实践”的4学分。其中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了电脑推介、饮水机推销、自行车售卖等实践活动,“除了电脑推介外,其他两项均取得了较好的效益。”吴春庚说。
“创业园美食居”正是由另一个小组创下的。“卖东西总感觉是在做兼职,创业总得实在地做点什么。”“股东”阿丰、小余等四人便共合资2万多元,以每月1600元的租金盘下了餐馆,重新布置后,在临近期末的12月正式开张营业了。
临近期末创业开店
收工后熬夜赶作业
“我们主营学生快餐,和其他快餐相比我们最大的优势是能够送到宿舍楼内。”
开业十天来,每日11时至14时,傍晚5时至停餐,小余等人都会来到店里,下单、送餐、收款、做账……晚上做完账目后回到宿舍往往已经23时之后。小余对快餐店目前的经营感到满意:每天订餐100盒左右,“都能回本,略有盈余。”
已经临近期末,小余等人却为快餐店忙得不亦乐乎。其他科目的课程作业都只能在餐馆停业的时间内完成,“昨晚赶作业熬了个通宵,上午两节课也撑下来了,刚开的店不能停。” 记者明显看到了小余满脸的倦容。
[b]专业知识用不上[/b]
[b] 开店目的在赢利[/b]
“我觉得所学的基本上都没怎么用到。”小余原来的专业是物流管理,她说快餐店开张之后,“采购、配送等物流管理的知识,基本上都用不上。如果真要说有什么收获,那就是慢慢习惯了和不同的陌生人打交道。”小余说。
“赢利还是最终目的。”来自计算机专业的“股东”阿立坦言,餐馆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赢利,要赚钱;而大纲中“创业实践”的要求,更多是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合作的平台。阿丰坦言,开餐馆虽然也是一门学分“课程”,但是也达成了他的“愿望”:开个店,做点事。
各方观点
家长:
[b] 还是希望孩子先好好读书[/b]
“其实我们还是希望孩子先好好读书。”阿丰的母亲兰姨(化名)心疼几个学生又要上课,又要开店忙不过来。兰姨告诉记者,阿丰从大一寒假时就跟家里人提过开店一事,但是家里一直都不同意,“现在都营业了,而且说这也是课程要求,只能先看着吧。”尽管阿丰没有让家里注资,兰姨只是觉得在学校的日子还是先要把知识学好。
老师:
[b]学生课余时间没有效利用[/b]
吴春庚认为,现在很多大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被网络、游戏等占据了,与其如此,不如让学生动手参与到实践中去,“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,才能更好地提高。”
赞:
[b] 让学生在实操中掌握知识[/b]
“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,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。”东莞理工学院副书记王江水对学校为学生引进创业教育支持有加,东莞理工学院也会定期向学生进行创业教育。
弹:
[b] 商味太浓学生易急功近利[/b]
东莞理工学校香校长认为当前大学生的“创业”更多是一种“非内涵性”的,学生往往很容易就陷入到这种“经商”的赢利追求中,而忽视了创业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。 我觉得好,很正常的一件事啊 崇拜归崇拜
现在又不见人了
页:
[1]